人物:竺小招
个人简介
大事年表
人物关系
讨论+


用手机看
- 院团:南京市越剧团
- 老师:
- 学生:
- 类别:演员
1960年进南京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习,工小生,但亦擅演花旦,这也是“竺派”表演艺术的一个特点。在其三十八年的舞台生涯中,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,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为《莫愁女》中的徐澄公子,《柳毅传书》中的柳毅,《玉蜻蜓》中的徐元宰,《八女投江》中的指导员冷云,《秀才遇仙记》中的张鸿渐,《侯门之女》中的袁寿,以及她反串演出的《碧玉簪》中的李秀英等等。堪称代表之作,在舞台上、银幕上、荧屏上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。竺小招的演唱艺术是以继承其母竺水招的“竺派”唱腔为基调,适量融合“尹派”唱腔的旋律,从而形成自己的唱腔特色。于感情沉中露洒脱,在韵味醇厚中含纯真,听来回味无穷,感人肺腑。“竺派”的唱腔和它的表演风格一样。淳朴、大方、含蓄、流畅、质朴、简练而内蕴刚毅、出字直、收音圆咬字准、音坚实。“竺派”唱腔的中板明快、流畅、高雅无华;慢板则含蓄、浑厚、迂回舒展,特别是尾腔落句中的七度大跳,更显示出她刚柔并济的气度神韵。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落调腔。
竺小招在表演风格上追求感情真挚,注重任务性格的刻画,也继承了其母亲擅演生、旦两行的特色。她扮相俊美、气质高雅、飘逸洒脱、神采照人。她主演的《莫愁女》1983年被摄制成电影戏曲片,在全国上映。1986年,她在首届全国越剧广播大赛中,是江苏参赛的演员中唯一荣获“优秀演员奖”和全国越剧“十佳”称号的演员。1988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越剧“三新”大奖赛上,竺小招主演的《秀才遇仙记》中的秀才张鸿渐一角,以其新的唱腔特点,表演风格以及人物个性,成为仅有的两名“一等奖”演员之一并荣获“优秀演员奖”。由江苏电视台和南京越剧团联合拍摄的竺小招越剧艺术集《春来江水绿如蓝——记金陵越剧之花竺小招》,荣获1988年中央电视台第三届电视文艺“星光奖”一等奖。首届江苏“紫金奖”。1991年,她参与主演的戏曲电视剧《侯门之女》获得第十二届电视剧“飞天奖”一等奖。
越剧表演艺术家,国家一级演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工小生。在三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,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角色。她不仅继承了母亲竺水招的演唱特色及表演风格,还适量地吸取了尹派唱腔来丰富自己。竺小招的演唱艺术是以继承其母竺水招的“竺派”唱腔为基调,适量融合“尹派”唱腔的旋律,从而形成自己的唱腔特色。于感情沉中露洒脱,在韵味醇厚中含纯真,听来回味无穷,感人肺腑。“竺派”的唱腔和它的表演风格一样。淳朴、大方、含蓄、流畅、质朴、简练而内蕴刚毅、出字直、收音圆咬字准、音坚实。“竺派”唱腔的中板明快、流畅、高雅无华;慢板则含蓄、浑厚、迂回舒展,特别是尾腔落句中的七度大跳,更显示出她刚柔并济的气度神韵。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落调腔。竺小招在表演风格上追求感情真挚,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,也继承了其母亲擅演生、旦两行的特色。她扮相俊美、气质高雅、飘逸洒脱、神采照人。她刻划人物感情真挚,节奏鲜明,深得观众喜爱,为全国“十佳”越剧演员之一,曾在越剧《莫愁女》中的饰演徐澄,《柳毅传书》中饰演柳毅,《玉蜻蜓》中饰演徐元宰,《八女投江》中饰演冷云,《秀才遇仙记》中饰演张鸿渐,《侯门之女》中饰演袁寿,以及她反串演出的《碧玉簪》中饰演李秀英等等。她主演的《莫愁女》、《秀才遇仙记》、《梨园天子》、《侯门之女》、以及戏曲电视剧《侯门之女》、《南冠草》等均在各种评奖中获奖。
越剧表演艺术家,国家一级演员,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“竺派艺术”传承人,现为江苏省戏剧家协会顾问,南京市戏曲家协会名誉主席。曾荣获首届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赛“优秀表演奖”,“全国越剧十佳”称号。全国越剧“三新”大奖赛“优秀演员奖”。主演的越剧《莫愁女》1982年由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。主演的戏曲电视剧《侯门之女》获第十二届电视剧“飞天奖”一等奖。全国越剧百年经典剧目汇演,因饰演《柳毅传书》中柳毅一角,荣获“优秀表演奖”(十佳演员之一)。多次获得省、市“劳动模范”和“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自1992年起,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。2013年荣获“江苏十大文化人物”。在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,生旦兼容,在舞台荧幕上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角色,其代表剧目有《莫愁女》《柳毅传书》《秀才遇仙记》《梨园天子》《汉宫怨》《侯门之女》《八女投江》《南冠草》《碧玉簪》《玉蜻蜓》《巫山燕》《双玉蝉》《湖畔盲女》等。
相关条目
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,欢迎提供。
Copyright © 1999 - 2025 yueju.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45886号-1



